查看原文
其他

相忍为国(苏文峰)

2017-05-08 苏文峰 OC举目

 


本文原刊于《举目》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.05.08

 

编按:“同样都是爱主的人,为什么不能同工呢?”这是几个礼拜前,一位老姐妹面对她们教会因纷争导致有人离开教会,对编者发出的提问。其实多年来每当听闻教会或信徒间有纷争时,这个问题总在编者脑海萦绕。大约两年前(2015.09.20),本专栏曾刊登过一篇劝勉弟兄姐妹“相忍为国” 的文章(),特再次与读者分享、共勉、警惕。

 


中国古书《史记》中记载,战国时期“完璧归赵”的大臣蔺相如,为了“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”,甘愿忍让武将廉颇的挑衅,感动廉颇自动负荆请罪。这个“两虎不相斗”的故事令人敬佩。清朝乾隆年间,有一个家族因守一个忍字,竟能五代同堂,也传为千古美谈。


这些人并非天生贤哲,而是和我们有同样性情的人。他们之所以忍人所不能忍,乃因以国事、家庭为重,不愿因小我一时的冲动,破坏了大我长久的和谐。


这种相互容忍的精神,在一些华人教会中,却知易行难。按理说,基督徒既称生命改变,就应能克服中国人(所有罪人)内斗的习性,在信徒之间彼此相爱才对。可惜,大至一些宗派之间,小至一个教会的成员之内,同工同“攻”,相敬如“兵”之事却时有所闻。痛心之下,不禁叹问:难道圣经中“用爱心宽容、用和平联络”的教导,竟只是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吗?


对于这种现象,我们辩称:有“人的地方就有问题,教会既由一群不完全的人组成,当然不可能完全!也有人说:我知道应该彼此宽容,可是对方的态度方式太霸道,是可忍、孰不可忍也。也有人悍然说,我是为真理作战,岂可妥协!


我深信,体念我们软弱的主,既未在迦密山的雷声火焰中向我们发令,而是在谦柔的洗脚声中赐我们榜样;祂要我们合一相爱的命令,绝不是无法达成的,端看我们有无舍己的心志与操练。

 

一. 容忍是圣灵的果子


我们必须了解,基督徒的容忍,不是一种唾面自干的人生修养,而是圣灵的工作。只有真正将老我与主同钉十字架,每天让主在里面活着的人,才能克服人类好斗的天性,恒常地活出圣灵所赐的忍耐的果子(《加》522)。

 

二. 容忍是因对上帝有信心


容忍不是姑息养奸,也不是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逃避现实。容忍是对上帝有充足的信心,等候祂指定的方法和时间(《雅》578)。很多时候我们自命为现代的十字军,鼓起舍我其谁的壮志、急于在教会中除旧布新。事实上,若我们真的深信上帝仍坐在宝座上明察秋毫,我们会有更谨慎合宜的做法,不会拔苗助长,不以人的怒气来成就神的义。

 

三. 容忍必会受苦


在容忍的过程中,受苦是不可避免的(《雅》13)。这些苦处不一定是身体或物质的艰难,往往是尊严、心灵、意志的折磨,就如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忍受的一般。只有甘愿忍耐,“坚固你们的心”,并愿意“忍受罪人顶撞”的,才不至于疲倦灰心(《来》123)。

 

四. 容忍也是基于我们重视人胜于工作


教会中有许多冲突是因为急功近利。有人为了讲求效率,忽略祷告、沟通、同心的重要,想以多数表决来促其速成,有些人甚至像拉选票,或搞破坏,以各种手段达到目的。事实上,工作的兴旺在于同心合意(《腓》15)。若我们遇到意见不同时愿意忍耐等候,且以这些反对的看法为修正和考验,我们的决定将更成全完备,而且皆大欢喜。

 

五. 容忍是因有自知之明


我们可从圣经中发现,容忍是一个时常谦卑自省的人自然的表现。当大卫逃避押沙龙时,扫罗族的士每在他的臣仆面前咒骂他,又拿石头砍他。大卫本可轻易置士每于死地,但他容忍不发,因他想到自己犯过大罪,认为“这是耶和华吩咐他的”(《撒下》1611)。这种反求诸己的美德,只有真正体认自己“是在罪孼里生的”(《诗》515),尝受赦罪之恩的人,才能真正表现出来。

 

薛尔顿(Charles Sheldon)在他著名的小说《跟随祂的脚踪行》(In His Steps)一书中,描写一群信徒回应牧师的呼吁,决定在做任何事之前,先问自己:“如果耶稣基督是我,会怎么做?”他们一生的道路,因而截然不同。


今天,我们华人信徒,也必须面对相同的挑战!如果古人能为国家的好处彼此兼容,基督徒若以耶稣的心为心,岂不更能以神国大业为重,与神家中的弟兄姊妹相忍相爱吗 

 

 

相关阅读

爱,脱离不了生活

不要只在朋友圈里相爱(丁霞)

灵命成熟的量尺——真爱

让我知道你爱我

在爱里无惧



联系我们

投稿:editorial@oc.org,请务必注明“投稿给《举目》”。并附中英文姓名、笔名(若不想用真名发表)、电邮、地址及作者简介或相关照片。


转载:请先致邮editorial@oc.org获得许可,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